張馨,又名立昕,號妙馨,得意堂主人。她出生于河北一藝術世家,其父是遠近聞名的工藝美術大師,善畫花鳥。受父親影響,張馨自幼就酷愛繪畫藝術。她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再加上父親嚴格教導,少年時的她就練就了一身扎實的繪畫基本功,為以后從事繪畫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由于具有極高的繪畫天賦,再加上自己的勤學苦練,2005年張馨考入心儀已久的北京畫院研修班。在北京畫院,她師從著名山水畫家王文芳先生學習山水,進而拓寬了自己的畫路。王文芳先生是當代中國畫壇力主變革的一位畫家,他的山水畫追求意境美、形式美和筆墨美,因此在國內畫壇獨樹一幟。王文芳老師的言傳身教令張馨收獲頗豐,她在繪畫理論上,在繪畫構圖上,在繪畫技巧上,在創作境界上,都有了長足進步。
在學習和創作中,張馨堅持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傳統。她說,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只有在生活中發現了感人的東西,才能在藝術中創造出感人的意境。為此,她經常一個人躲到荒郊野外的深山叢林中去觀花察鳥,為了捕捉禽鳥的一招一式,她經常蹲在樹林草叢中一呆就是好幾個小時。她把自己和那些花兒、鳥兒、蟲兒融為一體,用心體會著生命的歸宿、生命的神功。多年來到大自然中寫生,已成為她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眾不同的是,她寫生不是對景摹寫,而是對景創作。每當花開花落時節,她都會記錄下來這些最美的姿態,并熔入在自己的丹青水墨之中,通過筆墨映現出生命的本真,使作品中的一花一鳥、一草一木都能彰顯出造物主創造萬物的偉大智慧和生命之氣,既豐富了作品的外在視覺美,又提升了作品的內在人性美。因此,她的花鳥畫顯得格外親切,惹人喜愛。
張馨深諳中國花鳥畫史畫論,能夠從理論的高度把握中國花鳥畫的精髓——詩性和意境,她的花鳥畫創作從實踐的角度繼承了中國花鳥畫表現詩性、意境的傳統,追求一種恬靜悠遠、深邃含蓄的味道,也即詩性或詩意的味道。她的花鳥畫也致力于“筆墨當隨時代”的詩性升華。她說,描花繪鳥,不是因花鳥而花鳥,不是照抄自然,而是“借物言志,擬人比興,寫情抒性,自飧其味”。近年來,她在花鳥畫領域不斷地進行探索和實踐,在繼承了中國花鳥畫的筆墨精神的同時,開拓了中國花鳥畫的新的表現形式,在花鳥畫的創新中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和藝術特色。
談到繪畫,張馨說,中國畫是表現“心境”的藝術,古人就曾提出“心畫一詞,寫意畫尤為講究創作主體的對比,強調以形寫神,傳達主體的思想和感情,因此,畫品與人品之間的內在聯系不容回避”,她認定作品最后還是要定格在畫家的學養、畫家的人品上。畫品折射出來的是人品和作者的思想意識,人品高畫品即高,《圖畫見聞志》云:人品既已高矣,氣韻不得不高,氣韻既已高矣,生動不得不至。觀張馨的畫作,就讓你知道“畫如其人”的說法實在不虛。
張馨寄情于景,融情于筆,追求傳統文人畫情景交融、詩情畫意的筆墨精髓。其作品嚴謹、淡雅、寧靜、平和、恬美,筆清墨靜,清新明快,清澈見底,清風穆如。線條至純至凈、至簡至潔。其構圖細密嚴謹,干凈利落,幾乎沒有多余的物象。筆下所有物象都不留邊際,而是淡淡地融入到背景和環境之中,與天色合為一體,形成一種蘊含深邃的含蓄美。整個畫面寓激情于平靜,寓奇致于閑淡;于疏淡中見俊朗,于謹嚴中見超逸。所有這些特色,不僅透露出畫家內心的清明,更見其技法之高超。
觀張馨的畫作,幅幅可稱神來之筆,其筆線的濃淡干濕自然排列,景象與抽象任情組合,落筆有清氣,落墨稱佳趣,洋洋灑灑,筆筆率真,妙手偶得,結構天成,正昭示著畫家平日的素養、品味和功力,隨著筆墨色彩的相交滲化,在瞬息之間就通過毫端而流淌出來,這流出來的既是從古人、從老師、從畫友那里得來的傳統,又是她從客觀世界中得到的不能自抑的自身感受,也是早已融于她內心世界的自然美。取法傳統而自出機杼,她把傳統和自身對筆墨、對造化的感受揉和在一起,物為心用,墨與神會,畫內有景,畫外有情,景情交融,讓人讀后不由自主地就進入了她用心設計的那個圣潔而幽玄的天地里。真是妙不可言!
聯系方式 電話:13509677135 郵箱:869658727@qq.com
公司地址 ?深圳市寶安區建潤商務中心303A (地鐵1號線坪洲站B出口直行200米右轉)